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加快合肥巢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因行政区划调整,日前,合肥市政府对《合肥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修订,废止了旧的规划纲要,同时发了新纲要。
【总体目标】2015年率先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
“十二五”期间合肥市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省会城市教育的资源优势和中心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主要发展指标进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全市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60%以上。
【教育篇】义务教育:四县一市所有乡镇均设标准化学校
“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将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国家级试点工作,逐年提高学前三年普及率。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有效性,幼儿园足额配备保教人员,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待遇。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保教,消除小学化倾向。
全面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实验区建设,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力争到2015年,四县一市所有乡镇建有1所功能齐备、办学条件标准化的公办寄宿制学校。
高中教育:突出研究性学习和实验实践环节
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突出研究性学习和实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展综合技术教育,提高学生设计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赴外交流、学习机会。
高等教育:加快建设合肥巢湖职业技术学院
支持合肥学院建设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快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肥巢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创办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免试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途径。
职业教育方面,逐步实现合肥生源学生免费教育。成立由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协调委员会,推进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的深度对接。另外,完善特殊教育体系,重视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成立合肥市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配合、学校搭台,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发展终身教育的格局。
【素质篇】严控作业量减轻课业负担
幼儿园要注重养成教育和启蒙教育,保障儿童安全健康、快乐成长;小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激发学习兴趣;初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有效学习技能、方法的养成和提高学习效率;高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跨学科学习水平,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大学要着力打造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严格控制作业量和考试的难度、次数,降低过高的课程要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教改篇】提高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比例
探索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办学模式,积极推广城乡共同体办学模式。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教育。
试行合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自主命题制度,把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逐步提高省级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规范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出台引进各类优秀教育人才的办法。改进中小学校长任用办法,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胡霈霖)
tag标签:入学率(1)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上一篇:2008年安徽省高校毕业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生就业工作呈现四个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