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职业学校 > 新闻资讯 > 就业趋势 > 贵州就业 >
以一域之兴,为全局添彩。“十三五”时期,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断优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十三五”时期,是贵州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十三五”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项目标任务,为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周宏文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果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全面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同步配套“三改”,率先开展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率先开展农村人畜混居整治等工作。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5.1万户,实现了千万农村群众居有所安的梦想,为大量贫困群众集中精力抓生产创造了条件;累计同步配套实施改厨改厕改圈45.5万户,推进农房卧室、厨房、厕所等合理分离,切实改善了农房基本居住功能;累计实施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30.6万户,解决了大量农村住房透风漏雨的问题,切实提升了农村群众居住质量;累计实施农村人畜混居整治7.12万户,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也深刻改变了农村贫困群众落后的居住习惯。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居住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农村危房改造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助推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2017年至2019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组织的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年度绩效考核中,贵州省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第一。2018年作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5个省份之一,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村镇建设全域推进
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全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小城镇新增城镇人口160万人,带动全省城镇化率提升4个百分点。2016至2018年全省小城镇建设移民安置点325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27万人,带动2000多个美丽乡村建设发展。100个示范小城镇累计建成寄宿制学校220个、公立幼儿园157个,建成市民广场或公园127个,82个镇开展市县中小学和乡镇中小学联合办学,105个镇完成标准卫生院改造达标,92个镇建立县图书馆、文化馆分馆,93个镇建成一批体育场馆。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成效最大程度惠及民生,小城镇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房地产发展平稳康健
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防范市场风险。“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和防范市场风险工作。对商品房销售现场公示内容进行规范,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现场公示内容的通知》,重点规范开发企业在销售现场明码标价,一房一价,杜绝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行为;做好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重大风险工作,下发《关于做好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重大风险的通知》,落实地方主体责任,要求各市、县(市、区、特区)要切实承担起房地产调控和防范房地产风险的主体责任,按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原则,夯实城市主体责任,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责任落到实处。通过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企业,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上一篇:初中学什么技术好?北厦门软件职业学院方国际教育保证高薪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