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7日讯 近年来,创新创业的热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其中不乏在校学生的身影。然而,创业成功却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方大力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大学生扬起创业的风帆,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就业和创业。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建新接受采访)
电商风起云涌 创业改变生活
挤地铁打卡上下班,做名中规中矩的上班族,被老板指挥得团团转?NO!眼下大批的“90后”学生表示要换一种活法,自己当老板。
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有一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电子商务创业中心,这里集聚着一帮“90后”创业人群,他们借助校园扶持政策,实现了创业梦。
陈邦是物联网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2013级学生,2015年暑假期间,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跨境电商特训营,学习“速卖通”跨境业务模式。“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是阿里巴巴旗下唯一面向全球市场打造的在线交易平台,被广大卖家称为“国际版淘宝”。2016年,陈邦创办了无锡金意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016年,陈邦创办了无锡金意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研究大卖家的做法,分析店铺的数据,不断寻求更合理的商品组合和销售策略。”这是陈邦公司的经营策略,公司以经销纺织品为主,年销售额达500万以上。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创业中心资助考核通过的团队共同搭建速卖通店铺,帮助学生开展创业实战。通过货源对接、资金扶持、合作运营等措施,提升学生独立运营速卖通店铺的能力,解决学生创业初期面临的货源、资金不足等问题,降低学生创业风险和成本,提升学生创业成功率。
“与成熟人才创业不同,大学生缺资金,少资源,遇到挫折容易丧失信心,对他们的帮扶需要更加细致,服务更要靠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董慧说。
宽敞的办公空间里,蓝色的隔板隔出一个个卡座,每一个卡座里就是一颗创业的种子。位于电子商务创业中心D-104的无锡灿旺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派忙碌的景象。创办人李旺、王灿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公司已有四个店铺,实行从运营到客服、再到仓库管理一条龙服务,下一步要重点打造“ SWDF”和“衬香原”两个品牌。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已成功孵化出10余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万元的跨境电商创业团队,园区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2016年“双十一”当日,园区电商企业销售额就超过13万美元。
大学生创业园真正成为电子商务就业人才输出基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和电子商务初创企业孵化基地。
多元化特色班 锻造多技能人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跨境电商相关专业为试点,面向全校学生开办跨境电商创新班,批量孵化创新型人才。
学校与无锡邮政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合作,根据跨境电商对知识和技能需求,打破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创新授课方式,以上午上课、下午上班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学生在创新班除了要学好基本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电商推广运营核心技能以外,还要学习报关、国际物流、跨境支付等知识。就业方向主要是跨境电商企业,从事跨境电商运营推广和客户服务等。
(中式基础面点制作烹调课上,老师教学生制作包子)
中式面点素以制作精致、品类丰富、风味多样著称,记者走进旅游管理学院的面点实训室,看到这里强力燃气灶、木面操作台、三层电烤箱等器材一应俱全。
“什么馅加热可以达到95度以上?嗯,豆沙馅,因为豆沙含糖含油量高。”周敏耀老师手拿豆沙面团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解着。这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特色课程——中式基础面点制作烹调。
作为旅游管理学院五大技能师之一,周敏耀从教三十多年,培养了成千上万个面点专业技术人才。
“工匠精神”让技能人才创业走得更稳
tag标签: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