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此前接连报道了多起硕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事件。然而,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东北师范大学两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高度相似,而完成时间仅一年之隔。此外,两篇论文的作者还是同一导师指导、同一学院同一专业毕业的“同门”,前后仅相差一届。
澎湃新闻记者从“万方数据”学位论文库中找到了这两篇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5届硕士毕业生马达的《曹魏三祖诗歌特色研究》(以下简称“马达论文”)和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6届硕士毕业生张立明的《魏氏三祖诗歌特色研究》(以下简称“张立明论文”)。
马达论文的完成时间是2005年5月,张立明论文的完成时间是2006年6月,时间上张立明论文比马达论文晚一年。
澎湃新闻记者对比发现,两篇论文相同的地方不仅仅是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参考文献,高度相似的地方遍布全文,甚至一些错误也基本相同。
更蹊跷的,这两篇硕士学位论文拥有同一位指导老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亚庶。在两篇论文的“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上,这位老师的签字(签章)清晰可见。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引言等高度一致,英文笔误一模一样
澎湃新闻记者对比发现,两篇论文相似的地方不仅仅是题目、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高度相似的地方遍布全文。
从题目上看,这两篇论文仅有“曹魏三祖”和“魏氏三祖”这一词之差,且意义一致,均指称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三位曹魏帝王。两篇论文研究的就是这三人的诗歌风格。
在论述文章主旨的中文摘要部分,两篇论文高度相似。马达论文介绍论文的四点主要内容,张立明论文介绍了三点,与马达论文的后三点基本一致,只是缺少“说明曹魏三祖的生平及著述,阐明本文研究对象的时代背景”这一点。
马达论文摘要
张立明论文摘要
具体语句上,除了“曹魏”和“魏氏”两词运用上的不同,相较于马达论文,张立明论文也只有个别表达及词语顺序上有所不同。
比如,在概括曹操诗歌特色时,马达论文用了“慷慨悲凉”一词,而张立明论文用了“沉雄悲壮”一词,在概括曹睿诗歌特色时,马达论文用了“多情易感”一词,而张立明论文用了“情偏易感”一词。其余词句基本一致。
马达论文有着四个关键词,依次是“曹魏三祖、俗化、感伤、忧患”,张立明论文同样有四个关键词,依次是“魏氏三祖、俗化、忧患意识、感伤”。
英文摘要部分两篇论文几乎一字不差,英文关键词则完全相同,仅次序有所不同。
值得关注的是,在英文摘要部分,两篇论文竟然有着一模一样的尴尬错误。马达论文的英文摘要部分用了“the Wei Kingkom”一词。根据中文摘要的信息,这里的“Kingkom”一词疑为“Kingdom”一词的拼写错误所致,意为“魏帝国”。而这一较为明显的错误在张立明的论文中竟然一模一样存在。
马达论文英文摘要
张立明论文英文摘要
正文的部分内容基本一致,仅行文顺序有所差别
从目录来看,两篇论文有着共同组成部分,即魏氏三祖诗歌“特色综论”、“俗化倾向”和思想感情上的共同情结(忧患意识和感伤情结)。
这三部分即是张立明论文的全部三章。不同的是,马达论文除了这三章,还有着第一章“曹魏三祖的生平及著述”。
实际上,张立明论文也有这一部分,只是该部分被置于其论文第一章“特色综论” 部分,作为研究对象的时代背景出现。
具体内容对比上,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张立明论文除了个别段落外,其余段落均能在马达论文中找到内容基本一致的段落,表述上也少有差异。
上一篇: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信阳师范学院院建校90周年校庆公告
下一篇:东北师大新文学手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稿文献研究中心成立